7月2日,由中國外文局翻譯專業(yè)資格考評中心、外交學院共同舉辦的首屆口筆譯測評實踐與研究論壇在北京召開。翻譯資格考試管理機構負責同志、資深翻譯專家、全國高校從事口筆譯測評研究的團隊和學者、口筆譯測試技術研發(fā)機構代表近60人參加。中國外文局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、人事部主任,全國翻譯專業(yè)資格(水平)考試領導小組成員兼考試辦主任閔藝,外交學院副院長孫吉勝,考試辦副主任、考評中心代主任王繼雨分別為大會開幕式和閉幕式致辭。中國外交部翻譯室原主任、中國翻譯協(xié)會常務副會長、前駐外大使陳明明,中國外交部翻譯室原副主任、翻譯資格考試資深專家、前駐外大使任小萍,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、博士生導師宗成慶,科大訊飛AI研究院副院長竺博等專家學者為大會作主旨報告。
(論壇現(xiàn)場)
閔藝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,習近平總書記5·31重要講話為進一步做好新時代國際傳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加強與改進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、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戰(zhàn)略高度。因此,培養(yǎng)、評價、建強適應新時代國際傳播需要的翻譯人才隊伍成為題中之要,翻譯資格考試與外交學院共同舉辦本次論壇恰逢其時,一定能夠助力口筆譯測評事業(yè)邁上新臺階,為加快我國翻譯人才隊伍建設謀求更大的發(fā)展。
(閔藝主任致辭)
王繼雨在閉幕式致辭中強調,CATTI“服務大局、服務行業(yè)、服務考生”的能力和科技創(chuàng)新能力日益增強。翻譯資格考試推出18年來,在加強國家翻譯能力建設、提升翻譯人才測評科學化水平、推動翻譯行業(yè)健康發(fā)展等方面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,是國內公認的含金量最高、認可度最廣的翻譯資格認證。目前,CATTI體系建設通過技術賦能正在全面完善四大業(yè)務系統(tǒng)——命審題系統(tǒng)、線下機考系統(tǒng)、居家網考系統(tǒng)和網絡評卷系統(tǒng),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、行業(yè)整合力和科技創(chuàng)新力。
(王繼雨主任致辭)
本次論壇分為兩個半天進行,設置了包括“翻譯資格考試的回顧與展望”“口筆譯認證測試中AI技術應用的現(xiàn)狀與前景”“口筆譯測試與評估”“中國外語人才信息交互平臺”等議題在內的7個單元共計19場專題發(fā)言。
(發(fā)言組圖)
本次論壇會期雖短,但主題鮮明、議程緊湊、效果顯著,第一次為我國口筆譯測評實踐與研究領域搭建了共建共享平臺,并從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前沿科技角度為促進口筆譯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獻計獻策。
(集體合影)
2020年11月,外交學院正式成為第16家“翻譯資格考試共建基地”。未來,翻譯資格考試將繼續(xù)發(fā)揮考試基地的智力和資源優(yōu)勢,加大開放協(xié)同,通過技術賦能、研究聚能和考試國際化需求動能引領,以“考”為媒加快推進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。(考評中心徐菡/文、劉征/圖)